3月30日,全县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全面部署今年全县农业农村及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做好公共空间治理,有效补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问题短板,着力推动农业重整、农村重构、农民重塑,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县委书记高美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其兵主持会议,副县长章荣刚参加会议。
会议以电视电话形式召开,宣读了2019年度全县农村工作表彰决定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表彰决定,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及省市相关会议精神,解读了县委一号文件,双店镇、平明镇、石梁河镇、黄川镇、洪庄镇等5家单位,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交流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绿色发展、脱贫攻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过去一年,
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省市县委决策部署,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三农”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粮食生产连续第17年实现丰产丰收,建成中国农科院东海综合试验站、省农科院“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产业研究院、江苏东海智慧农业展示示范园,新增高效设施农业3.25万亩,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28个村达到示范村标准,沿线87个重点整治村完成整治,培育“庭院美化”2963户,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21%。出台《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全县农村产权交易额达4.63亿元,土地流转面积近5万亩,全县8.52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46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高美峰指出
当前全县“三农”工作还存在农业大而不强现象、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强、距离稳定脱贫还有一定距离等一些薄弱环节。
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三农”工作的总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市县委部署安排,按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和“大发展、大跨越”新三年行动计划任务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水平,推动农业重整、农村重构、农民重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建设“强富美高”幸福东海奠定坚实基础。
高美峰要求
推动农业重整,加快发展现代化新农业。全县农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关键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规模、品质、融合”的文章。
要加快土地流转,推动规模集聚,确保每年新增100亩以上规模流转面积3万亩。西部要以调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为主,东部要以培育粮食规模种植经营主体为主,打造“家庭农场示范带”。合理利用全县新规划养殖用地,确保完成年度生猪56.6万头出栏目标。
要提升产品品质,放大综合效益,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作用,依托中国农科院东海综合试验站、江苏东海智慧农业展示示范园等一批高端科创资源,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6.7%以上。以国家级农高区创建为引领,以省市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创建为抓手,加快连云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东海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智慧农业产业园,实现市级示范园涉农乡镇全覆盖,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万亩。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农交会、江苏农洽会等重要展会,进一步打响“福如东海 晶质农品”区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
要壮大非农产业,促进融合发展,围绕粮油、畜禽、果蔬、食用菌、鲜切花等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孵化培育,全年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推动如意情创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实现龙头企业销售额215亿元。围绕双店鲜切花、石梁河葡萄等特色农业资源,以“乡村小乔”为标杆,再培育一批知名度大、带动性强的农村电商品牌,力争年农村电商销售额超23亿元。建设东海农业公园,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加快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建设,力争全年创建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6个,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200万人次。
高美峰要求
推动农村重构,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全面实施“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程,推动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农房改善,每个乡镇至少要有1个集中居住项目,每个项目不能低于200户,压实责任、加大力度,不折不扣完成年度5000户农房改善任务。县农房办要专班运作、集中办公,做好任务分解,各乡镇要主动作为,超前规划布局,预留发展空间,更加前瞻性地做好规划布局、住房设计、特色彰显等工作。
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人居环境整治,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围绕“五治理、五提升”,打响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战,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力争年内建设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打造市级示范乡镇2个,创建市级示范引领村30个,打造县级特色发展村40个,创成县级集聚提升村50个,创建家庭美化示范户6000户。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应急填埋场建设,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确保县城、镇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5%、75%,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达到60%以上。狠抓淮沭新河、蔷薇河等河流两侧各500米范围整治,力争全年推广秸秆离田20万亩、机插秧10.5万亩,全县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
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村集体增收,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清查核实村集体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和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盘活集体资源,增加集体收入。对清理出的集体资源资产全面登记造册,严格执行农村产权交易制度。
推进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基层基础,成立基层基础治理改革领导小组,组建基层基础治理创新管理服务中心,推动基层基础、镇村工作全面动起来、紧起来、快起来、实起来。严厉打击侵占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行为,采取季度打分的方式,对所有行政村进行排名,排名前十的加大奖励力度,排名靠后的加大处罚力度。
高美峰要求
推动农民重塑,加快培育现代化新农民。农民是“三农”工作的对象,也是主体,是高水平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加快培育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农民。
提升农民职业技能,通过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合作培养、技能传承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农民技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帮助更多小农户成长为种养大户和致富能手。有效发挥大中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机构的作用,推动更多专家进村、技术下乡。
提升农民自治能力,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加村组活动,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不断提升村民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能力。
提升农民自我服务水平,为农业生产和非农产业发展提供灵活多样、近在身边的服务。组织富余劳动力、热心村民,开展防疫、环卫、治安、养老、照护等治理和服务。
提升农民文明素养,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全面推动文明创建下沉到村社基层。积极发扬传统美德,加强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的保护和弘扬,使之成为大家自觉遵守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标准。
高美峰强调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立足三项重点,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重中之重,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全县上下要全面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在“巩固、预防、提升”上做文章,同步推进监测预警、兜底保障、利益联结、协同参与,做到政策覆盖不留死角、专项资金精准投入、村户收入稳步提升、脱贫成果有效巩固,确保“决战决胜、战则必胜”。
要立足巩固,扎实开展回头看,对于退出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要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坚持标准不降、政策不变、队伍不散、力度不减。要结合脱贫攻坚问题大排查整改,定期组织对已脱贫村户的现场排查和网上比对,逐村逐户算好“收入达标账、结对帮扶账、政策落实账”,确保所有脱贫结果真实、脱贫过程明晰、脱贫质量牢靠。对发现的问题要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全程跟踪督办、限期整改到位,真正做到脱贫“一人不少”“一户不落”。
要立足预防,分类指导防返贫,利用监管系统,对低收入家庭具体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分类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对高质量已脱贫人口,继续落实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帮扶政策,着力培育成致富带头人或新型职业农民;对低收入边缘人口,扶持发展产业项目,开展劳动技能培训,解决就业问题;对兜底脱贫人口,按照有关社会保障政策,继续给予兜底救助;对非建档立卡边缘人口,因病、因灾、因学等导致生活暂时性困难的,通过民政临时救助、“防贫保”项目等给予先行救助。
要立足长远,确保达到高水平,了解低收入农户的全方位需求,在经济收入基础上更多考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领域,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的指标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两不愁三保障”。要聚焦更高水平的增收,年内培训农村低收入劳动力1万人次,创建市级扶贫产业园5个以上、“一村一品一社”示范村10个以上,确保剩下的50个经营性收入18万元以下村全部达标。
高美峰强调
夯实组织保障,狠抓作风建设,担负起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担当。“三农”工作是全局工作的“压舱石”,重要性、特殊性、紧迫性不言而喻。全县上下必须切实强化党的领导,将“三农”工作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全面强化三级书记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把更多精力放在农业农村工作上。
要各负其责、通力配合,真正把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农业、落实到农村、落实到农民。要切实强化政策支撑,突出解决好“钱、地、人”等制约因素。要继续予以专项奖补,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三农”短板的任务相适应。要优先保障农业农村用地,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要求、比例,足额及时保障到位。要注重激励和引导人才向农村流动,充实人员,保障待遇。要切实强化作风建设,全县上下要坚决贯彻“严起来、快起来、实起来”强作风,“爱岗位、爱百姓、爱东海”扬正气,实施“六聚焦六强化”专项行动,打响新一轮作风整治攻坚战。要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加快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乡镇街道书记要走遍所有村民小组和困难户,村党组织书记要做到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要坚决查处农民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严打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解决好农民的操心事、烦心事、琐碎事,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农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张其兵指出
要提高认识抓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市的明确要求上来,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在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要聚焦重点善落实,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全面巩固脱贫成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推进住房条件改善,加强公共空间治理,全力抓好稳产保供等工作。
要超前谋划促落实,在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立足县情,着眼全局,遵循规律,统筹兼顾,提前谋划“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加强与国家、省市层面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项目及全县“十四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系统绘就未来五年东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