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虽小却包罗着社会万象,关系着众多民生。近年来,我县驼峰乡以建设“平安驼峰”为统领,以构建网格化为有效载体,有效整合各村、司法所、派出所、安监所、学校等有关单位,部门联动,完善问题处置流程和预警机制,加强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实现了责任到人、消除了管理盲区。
“大爷,您好,我是派出所民警,向您宣传平安建设工作,这里有宣传资料,里面有应急电话,防火防盗防诈骗知识和平安建设活动的资料等,请您多多关注哦”这是驼峰派出所网格员钮玉喜的日常工作。
考虑到人口密集、构成等因素,驼峰乡因地制宜并针对实际情况,招聘47名网格员并逐一与网格匹配到位,还为全乡22个村网格员配备了手机,实现了 “横到边,纵到底,无缝隙,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仔细梳理了乡信访办、派出所、安监、环保、民政等部门的工作职能,通过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整合职能部门资源,提高监督管理效能、信息化,网格化的管理,实现了服务全天候、零距离。
“乡里为我们配备了手机,还为我们培训业务知识,现在好了,有了这些装备,工作起来更顺手,更有劲了!”前坞墩村网格员王玉军晃着手里的手机告诉笔者。为加强网格员标准化建设,驼峰乡不仅为网格员统一配备了手机,还统一制作民情日记本、民情联系卡、会议记录、工作证等必要装备,在网格内张贴公示栏,对网格区域、工作职责、网格员信息进行全面公示,方便群众联系、监督。
每天,网格员张浩东都到村里巡查,在网格内开展不少于5小时的走访工作,工作内容涉及安全隐患、信访稳定、矛盾纠纷、食品安全等,和村民面对面交流等,全面掌握网格基本情况,做到情况清、底子明。同时,向村民发放便民服务卡或直接告知电话号码,做村民的贴心人,在村民和网格员之间架起相互信任的桥梁。
“通过选拔,考试、面试和培训,我很荣幸成为了村里的网格长,现在,我每天都要到村里进行走访,谁家有需要帮助的,一个电话,我随叫随到。”正在村里走访的南榴村网格员张红波说。 “作为一名网格长,与村里老少爷们‘零距离’接触,能更快、更细掌握村情民意,在第一时间化解矛盾、解决群众诉求,把矛盾解决在村头,促进了村里的和谐稳定,感觉很有成就感。”东海县驼峰乡早唐村网格员陆开兵告诉笔者,现在村民们有了问题和困难,会第一时间找到他咨询。网格员为群众做了不少事情,让乡里也省了不少心,小网格解决了大难题。该乡政法委书记田政分感慨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