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小的指纹
却充满奥秘和玄机
在浩瀚的指纹库中比对指纹
就像是大海捞针
然而张双印却靠着坚韧与细致
从一枚枚残缺的指纹中找出真凶
演绎一个个传奇故事
近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签署命令,给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一支队等14个集体记集体一等功,授予(追授)陈强等7名同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其中连云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警务技术四级主任张双印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
张双印,男,1983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 2004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连云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任、公安部刑事技术特长专家、省公安厅刑侦专家组成员。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2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8次,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公安百佳刑警、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最美警察等荣誉称号。
小小指纹 暗藏玄机
一枚小小的指纹,只有1厘米大小,却充满奥秘和玄机。在浩瀚的指纹库中比对现场指纹,就像是大海捞针,在常人看来枯燥乏味。然而,张双印却靠着坚韧与细致,从一枚枚残缺的指纹中找出真凶,演绎出一个个传奇故事。
“第一次感受到利用指纹破案的神奇,是在我工作8个月后。”张双印告诉记者,那是2005年的一天,居民刘老太家被盗。刘老太流着泪对勘查现场的他说,被盗的那些金手饰都是祖上留的,她准备给小儿子娶媳妇用的。勘查完现场,他便进入指纹库,对现场提取的一枚残缺指纹反复比对。4小时后,午饭都忘记吃的他终于锁定有盗窃前科的嫌疑人。警方当天将嫌疑人抓获,不仅将还未转移的金手饰追回,还连带破获了其他盗窃案10余起。
也从那天起,如何通过一枚枚残缺的指纹找出真凶,成为张双印十分关注的课题。不论现场有多危险、多血腥,别人半小时就做完的事,他非要花上更长的时间,不愿错过任何的蛛丝马迹。别人比对指纹,对比30份就可以了,他却总是心存忐忑,“万一在40份、50份里发现真相呢?”于是他就会看上50份,甚至100份的材料,直到自己完全放心为止。平时除了出现场,一天在电脑前工作十几个小时,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很快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尖子。
屡破积案 一战成名
2009年,公安部下发了一批全国历年来久侦未破的积案、难案的重点指纹,要求各地开展比对。张双印立即投入战斗,短短一个月内就比中5起案件,成为行动中全省唯一一个比中公安部重点案件的技术人员,自此,他一战成名。从警15年来,他刻苦钻研,不断运用和创新指纹比对技术,查阅指纹档案数百万份,破案3700余起,其中重特大案件180余起,在一些久侦未破的重特大疑难案件的侦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连续11年通过指纹比对直接查破吉林延边“1997.9.23”特大抢劫杀人案、“2014.9.26”灌云县下车镇特大杀人案、“1998.10.3”连云港市蓝天加油站抢劫杀人案等部省督办恶性凶杀案件30余起,通过会诊攻坚、指导研究、特征图谱绘制等形式协助破获各类命案40余起,成为近年来全省刑侦战线的一面旗帜,被誉为“指纹神探”。
经过数十万次的比对摸索,他总结出“分区比对法”、“串案手工比对法”、“划区域比对法”等18种查档技战法和特征干预方法,称之为“张双印指纹工作法”,并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他多次参与全国指纹学学术交流会及全国指纹实战与应用培训班授课,先后培训技术民警4000余人。张双印指纹工作法先后荣获省公安厅科技强警奖、改革创新成果奖和公安部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2018年11月,“张双印指纹工作法”进一步创新发展演化为计算机算法并申报发明专利、科研项目通过验收。
“一般人看指纹,可能会觉得很枯燥。”张双印双目如电,语调平和,“而我现在看指纹时的感觉,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