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打通拘留所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县法院与拘留所联动执行二三事
日期:2018-04-17 16:48:32  来源:东海县法院  作者:李健  阅读:

6年帮助县法院执行500多件案件,执行到位标的1000多万元,化解申请人与被执行人之间矛盾无数,被县法院执行局干警尊称为“终极调解员”,这是对我县行政拘留所所长李兴周近6年来热心支持法院执行工作的客观评价。

2017年一年,他帮助县法院做被执行人员的思想工作103件200多人次,促成被执行人履行判决35件,部分履行并达成和解协议47件。2018年以来帮助法院做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55件,促成被执行人履行或部分履行判决28件,履行到位标的100多万元。县法院与行政拘留联动执行打通拘留所执行最后一公里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成为东海破解法院执行难额一段佳话、一个创新。

被执行人送钱求和解1月8日,县法院执行局执行四庭庭长徐兴彬正准备对一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的被执行人张某、霍某进行续拘,突然从县拘留所打来电话,电话里说:被执行人张某、霍某的思想工作已经做通了,他们二人的亲属正拿着14万元现金在看守所外等待调解。打电话的人就是所长李兴周。在已经拘留的14天里,李兴周一直在做张某、霍某两人的思想工作,他对张、霍二人说,做人不能只顾自己,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你把别人撞伤了,他痛不痛苦,医疗费怎么筹集,要换位思考,假如别人把你撞伤了,你要不要赔偿?你现在不赔,将来出去还要赔,不如现在赔偿,求得别人谅解…..他还讲解了许多他经手调解的事例,让被执行人参考比照从中悟出道理,最终被执行人接受了他的调解,为跟进司法拘留后的执行措施打通被执行人的思想疙瘩起到了关键作用。

年前拿到赔偿款家住桃林镇某村的赵甲怎么也想不到能在2018年春节前拿到被执行人赵乙、谭某的赔偿款41200元,几年前,赵乙、谭某二人因修祖坟在某菜地留下一座小池塘,赵甲的孩子在池塘边玩耍时,不慎掉入池塘淹死,失去爱子的赵甲把赵乙、谭某告上法庭,县法院判令赵乙、谭某适当赔偿,赵乙、谭某二人心中不服,一直躲避执行。2018年春节前夕,县法院在集中执行中,借助公安信息系统将两名被执行人抓获,两名被执行人因对判决不服仍然拒绝执行,县法院送至拘留所后,所长李兴周首先从关心赵乙、谭某的孩子说起,问他们的孩子多大了,被拘留后,想不想孩子?接着,又讲解了一些相似案例被执行人听,使本来抵触情绪很大的被执行人赵乙、谭某抵触情绪逐渐消失,借着临近春节父母想念孩子的心理,李兴周再做赵、谭二人的思想工作,赵、谭二人终于同意调解,修复邻里关系,自愿拿出41200元赔偿款了结此案,而疏于对幼子监护的申请人赵甲也从心里由衷地感激李兴周所长的悉心调解。

调解错过中午饭2017年11月18日,申请执行人霍某等三人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赔偿一案,申请对被执行人王某进行司法拘留,县法院执行法官王根培依法对王某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因此案进入执行程序已有3年多,被执行人躲避在外,难以寻找,此番拘留也令执行法官颇费周折。执行法官将王某送至拘留所后,拘留所长李兴周主动担负起终极调解员的角色。他和申请执行人的代理律师马林一起放弃吃午饭的时间,耐住性子做王某的思想工作,王某一开始态度强硬不愿赔偿,李兴周为王某算经济账、亲情账、法律账,告诉他法律的严肃性,明确指出拘留不能代替赔偿,不是拘留过后就不用赔偿了,如果发现有钱不赔,还会面临刑事处罚。经过2个多小时苦口婆心地劝导,王某终于想通,愿意和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让家人筹集现金13万元送到拘留所赔偿申请人,并请朋友担保在2018年12月31日前再付13万元,从而取得申请人的谅解,申请人自愿放弃对余款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