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畅通无阻,车辆有序通行,车辆、行人文明礼让……如今的东海县逐渐呈现出这样一个文明的交通环境。自创建文明城市以来,东海交警部门打出“组合拳”,优化城市交通环境,规范完善交通设施,全面宣传交通安全,用实际行动助推创建步伐,积极营造出安全有序、畅通和谐的文明交通环境。

10月22日17时左右,在和平路与幸福路交汇路口,东西方向的绿灯亮起,行人正准备通行,这时一辆由北驶来的机动车迅速拐弯向西行驶,由于没有礼让行人,被执勤交警拦截下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当减速慢行;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由于没有礼让行人,这位机动车司机受到了罚款200元、驾驶证被扣3分的处罚。
交警部门严格落实机动车礼让行人行动,在城区人流量大的繁华路口处,都划上“礼让行人”标识,在每个斑马线路口均装有摄像头监控,一视同仁,严查严惩,并长期坚持执行。此外,交警每天12小时在重要路口站岗执勤,对没有做到“礼让行人”的机动车司机当场进行处罚。
“礼让行人”是交警部门优化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之一。自东海县创建卫生城市以来,交警部门加大了交通环境整治力度,对行人、非机动车的违法行为也严惩不贷,行人横穿马路、不看交通信号灯、不走斑马线,自行车及电动车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逆向行驶、争道抢行、违法载人等现象受到严厉处罚。创建以来,已现场查处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违法行为3万余起,劝阻、制止行人、非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3万余起。
此外,交警部门还加大对非标三轮车、货车违法、酒驾毒驾、涉牌涉证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创卫以来,共查处货车闯禁区、抛洒等违法行为777起,查处酒驾361起,机动车涉牌涉证30起,抄告违法停车1.9万余起,联合城管清理路边烧烤摊点、占道经营、违法搭建、占道乱停点161处。
规范完善交通设施

家住晶城大院的张大爷负责接送孙子上下学,他的孙子就读于实验小学西双湖校区,每天的接送路上张大爷都要经过很多个路口。“我一天接送四遍,要经过很多十字路、丁字路,以往一些路口没有红绿灯,途中遇到拐弯时非常危险,有些汽车根本不减速,稍有大意就会被车撞倒。现在一路上都设置了红绿灯,路上的线也划分得很清楚,交通秩序好多了,心里也踏实了。”张大爷说。
自创建卫生城市以来,交警部门强化交通设施排查,对245省道、海陵路等城区道路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隔离护栏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完善,统一按国家标准制作、安装交通诱导屏,打造创建工作亮点。目前,城区人流车流较大的路口均设置了信号灯,在海陵路、245省道、奔牛广场等路段设置交通诱导屏共24块,增设、更新交通标志标牌119块,重新施划完善海陵路、245省道、牛山路、幸福路沿线84处路口标线,按照新国标标准对振兴路、中华路等路段7处路口标线进行完善。施划停车泊位1.2万余个,新建2处大型停车场。同时根据高峰平峰期的不同车流合理安排警力,力保不发生堵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