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东海县检察院着力优化 “四个环境” 精心护航一带一路建设
日期:2017-04-25 17:41:54  来源:  作者:王 艳  阅读:

        近年来,东海县检察院按照省市院工作部署,坚实立足检察职能,紧密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坚实司法保障,取得良好成效,凸出和彰显了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和积极作为。

        强化重点服务监督,不断优化法治运行环境

        一是积极服务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制定《东海县检察院服务“一带一路”实施方案》、《服务全县十项民生重点工程行动方案》,受到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根据县领导批示要求,以工程优质和资金安全为切入点和着力点,由检察长带头对连淮扬镇铁路东海段建设、新水晶城建设、石梁河库区扶贫连片开发项目实施“点对点跟踪服务和监督工作,2015年以来(下同)共深入工程现场监督检查12次,召开座谈会、服务会7次,对项目土地征用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8条,及时协助妥善解决新水晶城业主搬迁集体信访等问题3件,为重大工程项目等各类建设项目提供行贿档案查询196次,被查询单位192家,被查询个人392人。二是严厉惩防职务罪犯净化政务生态。共办理职务犯罪案件42件62人。其中在国企国资等领域查办损害“一带一路”建设的职务犯罪案件7件12人,深挖窝串案,办理挪用公款1300余万的特大案件1件4人(处级1人);在国家新网工程、节能技改、关闭小企业财政补贴领域查办渎职犯罪9件15人,在县域引起强烈反响,进一步优化了风清气正的政务生态。三是大力开展行政检察监督规范依法行政。主动争取人大的支持,推动出台了五个规范性文件,完善了“三层级联动建设”,设立了“三大联系平台”,建立了“五项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较成熟的“五三三五”工作模式。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85件,通过行政检察监督活动,向本院反渎职侵权局移送职务犯罪案件7件23人,办理一般行政监督案件103件,其中2件作为典型行政监督案例得到高检院点评推广;纠正违法42件,发送检察建议64份,对于扼制行政违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发挥了积极作用。

        强化群众权益保护,持续优化社会和谐环境

        一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提升群众安全感。强化批捕、公诉职能,突出重点加大对社会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暴力犯罪及侵犯财产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共受理提请逮捕案件944件1092人,批准逮捕624件728人;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2091件2809人,提起公诉1762件2219人。迅速批捕、公诉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公安部移交的“7.08特大网络非法制造买卖枪支案、高检院挂牌督办的特大生产、销售假药案等重大案件,有力提升了打击的震慑力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二是突出保护特殊人群权益。加大农民工群体权益保护。办理打击村霸、宗族势力等案件4件14人,办理调解涉农轻微案件69件。针对农民工非法出国劳务刑事案件多发的情况,调研撰写《东海县出国劳务市场分析报告》获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强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青春护航”、“护苗”工程,创新开展分设考验期附条件不起诉、“五字帮教法”,对19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院未检科被省妇联、省妇协分别评为省级巾帼文明岗、江苏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示范岗。强化在押人员权益保护。通过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建议办案机关变更强制措施66件68人,成功避免1起在押人员死亡事故。在清理纠正久押不决案件专项工作中,共清理纠正久押不决28人,清理完成率为100%,系江苏检察机关唯一受到高检院通报表彰单位。三是积极化解涉检涉诉矛盾。积极推动涉法涉诉工作在法治化轨道上健康运行,共受理分流群众来信来访273件;办理审结刑事申诉案件17件;司法救助16件18人;办案风险评估预警204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大局稳定,连续五届获评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

        注重打击与保护并重,大力维护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与县公安局联合出台《移送、受理审查逮捕案件标准》,对经济类犯罪等案件的移送标准进行了统一。始终对金融等领域的经济犯罪行为保持严打态势。 共办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11件16人、危害税收征管24件35人、非法经营罪24件33人、贷款诈骗罪3件12人、合同诈骗罪46件60人。公诉了公安部督办的2亿余元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利用P2P平台集资诈骗特大案件等重大案件,有力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有序。二是加大非公经济保护。办理职务侵占8件12人,挪用资金罪1件1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2件3人。组建非公经济法律服务小分队,结合“双进双促”等活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常态化深入企业提供检察法律服务,深入太平洋石英等非公企业提供法律服务30余次,收集相关意见建议10余条,为企业解决问题8个,获得企业的一致好评和赞誉。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成立专业化办案小组,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绿色通道,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21件23人,经审查全部报市院审查起诉,其中在刘贤假冒注册商标一案中,现场查获假冒“飞利浦”牌碘钨灯具、包装盒等近5万件。有力助推东海县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发挥在“县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盟”主导和牵头作用,连续4年举办大型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系列活动,并通过“两微一端”、检察门户网站等载体发布、推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律知识和工作动态信息,相关经验做法被省院简报刊发。

        强化监督触角延伸,积极守卫良好生态环境。

        一是积极在环保领域开展法律监督。深入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监督县国土局向公安机关移送相关案件2起。监督县环保局撤销了不规范的行政处罚1起;通过现场执法监督,帮助县水务局解决一起长达3年的关于水库内取土的行政许可执法难题,受到该局和群众的赞誉。二是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公诉移送污染环境案2件2人。根据省院部署,查处磨山生态环境破坏案背后的渎职犯罪2人;依托本案移送并批捕的磨山非法采矿案3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2至3年,缓刑3至4年,罚金70至100万元;连带赔偿环境修复费用124216元,此案系全省首例非法采矿适用恢复性司法案件。三是开展环境保护公益调查。对全县石英砂酸洗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开展专题调查,形成了《东海县硅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调查报告》报送县政府,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和批示,推动全县开展专项整治,形成硅产业企业规模生产、统一管理,集中治污、达标排放的良好发展格局,促进硅产业的发展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