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2017法院检察院反腐六大看点: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
日期:2017-03-13 16:06:03  来源:  作者:  阅读: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削弱,零容忍立场决不转变--2017年法院检察院反腐六大看点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陈尚营、杨维汉、杰文津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2日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人民法院依法审理郭伯雄、令方案、苏荣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在审讯白恩培行贿、巨额财产起源不明案中首次实用终身监禁。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职务犯罪47650人,其中原县处级干部2882人、原厅局级干部446人。依法对王珉等21名原省部级干部立案侦查,对令打算、苏荣、白恩培等48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

  目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赌场游戏。进入2017年,仍将坚持反腐高压态势,保持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两会代表委员和专家,梳理今年两院反腐倡廉的六大看点。

  看点一:国家监察体系改革

  【背景】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2017年要指导试点地域检察机关配合做好职能、机构、人员转隶工作,树立检察机关与监察委员会的协调衔接机制,在反腐败奋斗中继续施展积极作用。非试点地区检察机关要绝不放松抓好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最高法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配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

  【解读】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傅莹说,把行政监察法修改为国家监察法的工作已经开端,今年应该能够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家行政学院教学汪玉凯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重大政治改革,是党中央领导下推进反腐败制度建设的一个大动作,北京、山西、浙江三地试点要为改革摸索积聚经验,同时国家监察法修订将为改革提供法治保障。

  看点二:惩办和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

  【背景】最高法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为脱贫攻坚供给司法服务,坚定惩处贪污、挪用扶贫资金等犯罪,审结相关案件1.5万件。

  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针对一些处所虚报冒领扶贫资金等问题,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推广“甘肃经验”,开展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查办相关职务犯罪1892人,同比增长102.8%。2017年继续集中惩治和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与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对“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重点工程项目开展预防监督,实施挂牌督办。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监察厅副厅长蒋厚琳表现,今年把查处扶贫范畴的腐败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踊跃回应社会关心,增强大众对反腐败工作的“取得感”。对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典型案件要加大通报曝光力度。

  看点三:深刻发展海外追逃

  【背景】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织密“猎狐”天网,已从37个国家和地区遣返、劝返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64人,其中包括杨秀珠等“百名红通人员”27人。2017年深入开展职务犯罪国际追逃追赃工作。

  最高法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积极参与海外追逃追赃工作,依法审理“红色通缉令”人员李华波贪污、闫永明职务侵犯等案件,对外逃腐败分子虽远必惩,让其难逃法网。

  【解读】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以为,2017年海外追逃工作将进一步增强国际协作。海外不是法外,避罪没有天堂。司法机关将结合有关部门持续用法律的手腕开展追逃工作,构建追逃追赃一盘棋的工作格式。

  看点四:查处小官大贪等群众身边的腐败

  【背景】最高检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在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涉农资金治理等民生领域查办“蝇贪”17410人;2017年严肃查办群众身边的“小官大贪”。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副主委郭乃硕表示,“小官大贪”多发于与百姓生活亲密相关的领域,直接侵害百姓亲身利益,应以更严格的惩治体系、更完善的发现机制,加强线索摸排和部门衔接,彻底铲除一些基层官员的幸运心态,让损害百姓利益的腐败行为无处遁形。

  看点五:查处贪污贿赂、拉票贿选

  【背景】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重点查处权力寻租、好处输送、拉票贿选、买官卖官等贪污贿赂犯罪。

  【解读】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检察机关应与监察机关实现无缝配合,以制度化、常态化的强劲打击,使权利寻租、买官卖官等腐败行为无处遁形,使真正忠诚、清洁、担当的好干部可以选出来、任好职。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认为,依纪依法彻查和处置辽宁拉票贿选案,维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威和尊严,维护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威望和尊严。绝不允许把权钱交易那一套带到选举中来,绝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损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看点六:整治为官不为、为官乱为

  【背景】最高检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查办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渎职侵权犯罪11916人,推动治理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2017年,重点查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失职犯罪。

  【解读】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律师协会声誉会长陈舒表示,权力率性不仅是乱作为,也包含不作为,要监视好权力运行。

  全国人大代表叶新华表示,破解官员“不作为”和行政效能低下问题,需要在依法行政基本上,对基层公职职员履职要完善既有约束又有鼓励的考察评估体系,以及公道的容错纠错机制,为愿干事、干实事、多干事的人解除后顾之忧,便利百姓办事,进步行政效率。(参加采写记者:李劲峰、乌梦达、刘硕、姜刚)

 

【编辑:高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