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要闻
冯书记:东海探索推进具有地域特色法治创建之路
日期:2016-12-14 11:08:19  来源:  作者:  阅读:
    编者按:近年来,我县坚持把“人民满意、社会认可”作为推进法治东海建设的最终目标,坚持从关注民生、维护民利、保障民权出发,突出法治惠民主题,重点实施法治惠民工程,使更多群众在法治建设中得益受惠,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在2016年9月14日召开的全省法治江苏建设暨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县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4年-2015年度“法治建设示范县”,“推进法治惠民工程,打造法治惠民品牌”的经验做法在会上进行交流推广,这是继我县连续四次获评“省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县”后,首次被省表彰为“法治建设示范县”,标志着我县法治建设工作再次迈上新台阶。
 
 突出“五个强化”,实现“五个提升”  
探索推进具有东海特色的法治创建之路
中共东海县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冯小宏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重视法治东海建设,把法治县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围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治宣传”三大重点,突出“五个强化”、实现“五个提升”,走出一条具有东海特色的法治创建之路。
一、 强化组织领导,提升法治创建保障力
始终把强化组织领导作为法治建设有序推进、确保实效的重要保障,坚持高标定位、高规部署、高效推进。一是树立鲜明导向。将其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综合目标考核、重大事项,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构建起党委领导下的政法委牵头负责、法治办协调指导、各方分工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合力推进。县委常委会定期研究法治工作,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并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县四套班子领导联系点工作内容,县领导定期深入一线开展调研,指导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同时发挥好人大、政协作用,每年组织专项视察、检查,合力推进法治东海建设。三是注重人财物保障。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全县政法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县法治办、法学会配备人员7名,各乡镇(街道)配齐政法委书记、政法委员和综治法治社工。每年将法治专项经费40万元、司法救助资金1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支付到位,从各方面给予法治建设充分保障。
二、 强化执法司法规范化,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
把握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作为法治建设核心内容,积极拓宽思路,努力实现法治建设重点突破。一是重抓依法行政。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对新老水晶市场整合搬迁、徐连客专建设等38个重大事项开展稳评,从源头预防不稳定因素发生。保障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全县49个具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行政权力运行过程、服务事项、服务承诺、办事时限、责任追究等向社会发布,主动回应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两法衔接”工作,开展卫生、林业等热点领域行政执法专项检查,立案查处多起渎职犯罪案件,较好解决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以罚代刑”、“有案不移”等问题。二是重抓公正司法。全面推行执法质量考评、执法业绩档案、执法资格考试和案例指导制度,完善办案责任制,健全错案防止、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执法岗位执法资格认证制度,在基层所队建立案管室,实现对执法活动的全流程监控,同时建立网上巡查机制,及时发现、通报、整改执法问题,取得良好效果。在全市率先推行法官会议制度,率先成立法律文书送达中心,进一步提高审判管理水平。切实强化执法监督,县委政法委牵头开展执法监督“三查一改”活动,建立案件评查专家库,每年选择40件重点案件开展异地评查,有效促进政法部门提升办案质量。三是重抓政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开展“人民满意政法单位、人民满意政法干警”争创活动、基层所队庭执法、作风“双评”工作和优秀基层所队庭、优秀基层政法干警“双优”评选表彰工作,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健全完善政法系统各项铁规禁令,强化执法督查、检查,政法委会同纪检、组织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定期对基层政法单位、政法干警作风建设等进行明查暗访,及时发现、通报、整改问题,不断提升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
三、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法治文化渗透力
以普法宣传教育为载体,不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切实增强干部群众法律意识,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一是拓展宣传范围。法治办会同多家单位开展“法治建设十年巡礼”广场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提供咨询服务260余人次;开展“法润晶都”系列法治文艺演出、法治书画展、摄影展和征文比赛等活动,不断增强法治文化感染力。健全“谁执法、谁普法”机制,县公安局利用“6.26”禁毒日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组织民警走进中小学校举办法制讲座、禁毒图片展和“手拉手共拒毒品”主题签名等系列活动,受教育师生5000余人次;组织社区民警逐户上门走访,发放警民联系卡、治安防范宣传手册,并收集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县共发放警民联系卡、治安防范宣传手册12万余份,收集整理群众合理化建议300余条。县司法局联合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青春与法同行”青少年法制手抄报活动,征集作品100余件,其中9件获评市优秀作品,有力提升了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实效性。二是创新宣传载体。依托独特的少儿版画资源,建成全国首家少儿法治版画宣传教育基地,成功举办3届少儿法治版画征集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300余幅优秀作品进行巡展。依托《东海日报》设立“政法在线”专栏,每月刊发不少于4期的政法专版;借助东海电视台“德润晶都”栏目、“西双湖论坛”等载体开设法治专栏,开展全方位多时段的法治宣传。三是培育宣传阵地。开展“法治文化阵地示范点”争创,扎实推进县、乡、村三级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投入50万元,建成“与法同行,福如东海”主题法治广场;推广高级中学法治小长廊、房山镇法治小广场、石榴街道法治文化墙以及农家法治书屋等经验做法,镇、村法治文化阵地实现全覆盖。建成全市首家“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基地”,利用图片、视频以及多媒体手段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进行廉政宣誓等活动,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
四、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提升法治创建支撑力
坚持固本强基理念,将法治触角延伸至最基层,不断夯实基层法治创建根基。一是推进基层法治系列创建。大力开展法治乡镇(街道)、法治学校、法治企业、法治镇村等系列创建活动,每个层面都培育3-5个规范化建设典型,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学习观摩会等形式,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确保点上经验转化为面上成果。二是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健全“三会一堂”机制,完善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社区)民自治制度,切实保障村(社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目前全县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达到95个。推进“四网五制”惠民工程建设,更好地解决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法治建设带来的成效。三是推进法治服务阵地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惠民服务网络,全县所有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346个行政村设立便民服务工作室,为农村群众提供及时有效法律援助和困难救助。
五、强化惠民品牌打造,提升法治创建原动力
坚持从关注民生、维护民利、保障民权出发,大力实施法治惠民工程,努力使更多的群众得益受惠。一是畅通诉求惠民生工程。改进县领导接访模式,确保每个工作日都有县领导接访约访,及时妥善解决群众信访诉求,最大限度地把信访问题化解在初始状态。依托“122”民生热线暨应急联动指挥中心,进一步整合公共服务资源,集中受理群众咨询、救助等为民服务事项,使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受理和解决,“122”民生热线各类民生诉求办结率达90%,群众满意率95%以上。依托西双湖论坛《民生直通车》网络问政平台,受理市民网络诉求,办结率达90%。积极开展“法治护航企业年”活动,政法各部门与全县2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警企挂钩联系制度,并开展走访企业、召开“警企座谈会”等活动,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法律援助维民权工程。扎实开展法援机构示范窗口达标建设,精心打造集信访、监督、调解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法律援助平台,在县水晶市场、中材高新和牛山街道等重点企业和乡镇(街道)建立29个法律援助服务站,为职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扎实推进县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中心集执行信息和关联案件信息查询、征信信息共享、快速反应机制等功能于一体,实现省内外24家大中型银行联网,推进了一批疑难执行积案的解决。三是治安防控保民安工程。全力推进“技防城”建设,积极构建点线面结合、全覆盖、全天候的监控网络;创新“大巡防”格局,构建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以专业巡防为主体,以保安联防、“红袖标”义务巡防等为辅助的“合成巡防”体系,有效提高了见警率。突出治安问题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打处绩效始终位居全市首位
当前,我县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正在积极构建中,在“法治东海”的引领下,正迈向更加文明和谐稳定的发展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