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大调解成为浙江丽水保一方平安的靓丽风景线
日期:2017-08-01 16:53:29  来源:平安浙江网  作者:  阅读:

  98.2%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化解在内部、化解在平时、化解在萌芽,1.8%的重大矛盾纠纷落实领导包案和挂牌督办,浙江省丽水市着力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品牌。

  丽水市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有领导架构,有专门机构,有人员编制,有经费保障,有考核机制。通过7年的努力,全市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等各种衔接机制32个,并涌现出个人调解、模拟调解、跨村调解、联动调解、边界调解、涉侨调解等众多品牌。

  为发挥社会贤达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丽水市鼓励个人设立调解工作室,涌现出“刘彬调解室”“朱刚调解室”“老李帮忙团”“民间治安承包制”等个人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品牌。

  针对农村外出人员增多的实际,丽水市普遍建立了跨村联调的工作模式,各地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跨村调解人才库,视情派遣调解员。龙泉市锦溪镇建立“人民调解超市”,群众自主“点菜”式选择调解员,让专业特长人员得到较好发挥。青田县舒桥乡从退休干部、教师、“两代表一委员”、村干部、创业人士等乡贤能人中选聘20多人担任调解员,实现调解人员从单选到多选转变。云和县将全县划分为28个跨村联调片区,从各村(社区)中推选出157名热心调解工作能手,建立分片跨村联调资源库,实行指定调解或点员调解,提高了调解的公信力和成功率。

  为发展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实现调解工作全覆盖。丽水市建立了商会调解、物业调解、环保调解、银行业调解、旅游业调解、石雕业调解、木制玩具业调解、保险业调解、医疗纠纷调解、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等各类调解组织。今年,丽水市还引进外地第三方调解组织,开展市内各大医院医疗责任保险,成立丽水市医疗纠纷调解赔处中心,化解各类医患纠纷30多起,维护了医院的医疗秩序,保障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为维护边界地区的社会稳定,丽水市加大县际、省际边界纠纷调解力度,广泛开展边界地区共建活动。遂昌、松阳县通过联会、联谊、联防、联调等方式,建立跨界联调联防工作机制,确保边界地区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庆元县与福建省的多个县交界,通过建立浙闽边界纠纷联排、联防、联调协作机制,连续10年实现边界地区无群体性械斗、无村民集体上访、无民转刑案件、无非正常死亡案件、无重大矛盾纠纷上交、无因调处不力引发诉讼案件的“六无”目标。

  丽水市的青田县是全国著名侨乡,现有32万华侨分布在世界各地。涉及海外华侨的纠纷,往往存在法律文书送达难、海外当事人出庭应诉难、举证难、执行难等问题。为此,青田县探索成立全国首个涉侨调解中心,并且在华侨最为集中的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11个国家聘请13名海外联络员,联动调处涉侨纠纷。同时,设立涉侨网络法庭,建设高清标准型数字法庭,实现网上立案、网上授权委托、网上开庭、全程录音录像存储刻录。

  为加强大调解工作与平安建设的深度融合,丽水市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涌现出莲都区的“居民自治联合会”、龙泉市的“五强五网”、青田县的“季宅模式”、云和县的“阳光调解”、庆元县的“五台合一”、缙云县的“公安110联调”、遂昌县的“民事村了”、松阳县的“民情地图”、景宁县的“社会治理8+X”等平安建设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