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意识,泰州市利用暑期青少年易于集中的特点,依托各类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积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开展一系列分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探索了一条青少年暑期法治教育之路。
一是旅游学法。海陵区司法局开展“七彩夏日 德法同行”青少年暑期游活动,通过手绘地图的方式把6个法治宣传教育中心、15个法治文化公园、10个法治广场、3个美德善行展馆、4个美德善行广场重新筛选串联,新增设“德法同行·法治文化自助游”两条专线,用道德力量感召法治精神、激励法治言行。医药高新区开展暑期“学法夏令营”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律师、法治宣传志愿者、片区民警以及司法所工作人员下社区的形式,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由学校向社区辐射,向家庭延伸,充分调动本辖区青少年学法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各类社区组织的法治活动中来。高港区依托各类法治文化阵地、廉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开展德法阵地亲子游、法治夏令营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二是以案说法。姜堰区司法局在区法治宣传教育中心“预防青少年犯罪基地”举行“德法引航”专题道德讲堂,现场聆听以“防治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燕姐姐”课堂,主讲人深入剖析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现实危害及应对措施,解读《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泰州田家炳实验中学组织暑期法治报告会,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入手,告诉同学们什么是违法和犯罪,什么是“正当防卫”,怎样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见义勇为,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守社会公德。
三是主动普法。完成由普法对象到普法者的转变,高港区开展小小普法志愿者公益服务,在校生编印法治宣传资料,在社区分发。靖江市司法所组建“法治小卫士”假期服务队,开展“体验式”法治宣传,邀请中小学生、家长等在参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同时,开展学法谈心会;并鼓励青少年通过微信、微博分享“崇德尚法”小故事、微体会。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普法志愿者对全市高校学生进行关于网贷的问卷调查,提高在校生防骗意识及法律意识,坚决抵制不良校园网贷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