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河镇位于东海县北部,距县城26公里,自2015年6月原石梁河派出所和南辰派出所合并后,辖区面积达103.6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14万人,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地带,西接临沭,北邻赣榆,全镇村落分布散,流动人口多,治安形势复杂。
为确保辖区治安形势的稳定,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石梁河派出所结合辖区内治安形势,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照“党政主导、村委参与、公安主管、群众受益”的工作模式,制定详细的巡逻防控方案。以镇党委政府为主导,派出所具体主管,各村参与,在全镇范围内动员组建24支义务巡逻队伍开展夜间巡逻,力求为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积极谋划,组建巡逻新队伍
一是注重合理化布局。该所建立一支由民警、保安辅警组成的专职巡逻队,开展联勤联防,负责整个辖区的日常巡逻。同时,以社区警务室为中心,将石梁河镇划分为6个巡逻责任区,以村为单位,组建24支村级义务巡逻队,每日6组,每组5-8人,在各责任区开展轮值巡逻。村级义务巡逻队轮值巡逻模式,既弥补了派出所在人力、时间和精力上的不足,也提升了村级义务巡逻的实效性。二是注重实战化装备。为提高巡逻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实战能力,该所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为村级义务巡逻队140名队员统一配发制式巡逻服装,配置电筒、橡胶棍、雨衣等装备,统一佩戴派出所印制的“巡逻”红袖章,确保巡逻队伍工作井然有序。三是注重科学化布警。针对石梁河辖区行政村分布较散,派出所警力有限的现状,派出所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变常规巡逻为动态巡防,同时要求每日值班民警能够定点、定人、定时进辖区巡逻,做到在“处警中巡逻,巡逻中处警”,让群众感到警力就在身边,切实提升安全感。
规范管理,探索巡逻新模式
一是健全制度,确保任务落实到位。无规矩不成方圆,该所建立一套巡逻规章制度来保障巡逻的正常开展:巡逻队每日上下班整队集合,点名签到;巡逻期间,做到“两结合两到位”,即徒步巡逻与机动巡逻相结合、全线巡逻与重点巡逻相结合;重点时刻巡逻防控到位、重点部位巡逻防控到位,有效构筑起一道严密的巡逻防控网络。二是强化督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派出所每日安排一名民警带队进行夜间治安巡逻,同时对村级义务巡逻队工作情况进行现场督查,督查民警每日做好工作记录及交接,一旦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巡逻实效。同时,坚决禁止巡逻队员蹲守村部、服装不整、酒后巡逻等消极怠工、不规范不文明行为,既保证义务巡逻队及时到岗到位,又树立巡逻队伍良好形象。三是严格考核,确保奖惩落实到位。镇党委每周召开一次巡逻防控工作会议,会上由镇党委政法委书记将派出所上报的督察通报进行通报,对于村委带头、全员定时、成列巡逻等做法进行表扬并推广,对部分巡逻队员积极性不高、应付了事等行为进行教育并责令整改。为鼓励巡逻热情,镇党委专门下发文件,对巡逻在岗情况、巡区秩序、现场调解,抓获率、群众满意度、应急能力等模块对各巡逻队实行量化考核评分,对于表现优秀的巡逻队予以物质奖励,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在入党等方面予以倾斜,以此调动巡逻队热情,确保将巡逻防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成效显著,彰显巡逻新优势
一是打击了现行犯罪。随着巡逻队伍日益壮大,全镇形成了一张纵向南北、横向东西的社会治安防控网,辖区“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环比下降50%。2016年11月份以来,针对辖区贾庄、后代村及周边村偷狗案件多发的情况,石梁河派出所联合多支义务巡逻队,连续十天不间断交叉巡逻,2016年11月25日下午,最终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并带破案件五起,起到了打击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二是严整了治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该所针对辖区群众反映强烈的部分村庄赌博成风问题,认真研究整治方案,细化整治措施,会同村级巡逻队加大对辖区重点村社的巡查力度。目前,共查处涉赌违法犯罪人员64名,其中移送起诉3名,治安处罚61名,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三是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巡逻队员在开展日常巡逻的同时,经常带着社区警务报、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单、便民利民手册等宣传资料直接发放到辖区群众手中,并担任法制宣传员,让辖区群众对当前防范重点和治安信息有最直接的了解。对有办理户口或暂住证事宜的群众,巡逻队员发放便民提示小纸条,清楚写明需要准备的材料,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截至目前,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235张,接受群众咨询286人次,征求各种意见和建议181条,现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8起。治安巡逻工作的开展,既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又提升了群众对政法机关、政法队伍的满意率,进一步融洽了警民关系,公安工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