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0后的崔晓玲经过省选公务员考试,进入了司法行政队伍,2013年10月,到桃林司法所工作,现任东海县司法局桃林司法所所长。在工作中,她认真履行司法工作职责,创新工作方法,以维护一方稳定为己任,在做好调解工作的同时,扎实做好社区矫正、法制宣传等工作,连续三年被县司法局评为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3月被授予连云港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称号,记个人三等功。
耐心做好人民调解 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近年来,由于征地拆迁等原因,发生了一系列的矛盾纠纷,面对这些问题,崔晓玲利用自己大学时期学习的法律知识,又自学了《民法》《劳动法》《婚姻法》等法律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耐心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促进辖区稳定发展。为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她着重于矛盾纠纷的预防,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对矛盾纠纷信息做到准确掌握,迅速反应,及时处理,变被动为主动,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桃东村的齐某今年已经70多岁了,育有两儿一女,由于跟大儿子家关系不太好,大儿子一家多年来不履行赡养义务。齐某找到崔晓玲,要求予以调解。崔晓玲了解情况后,深入桃东村,走访了齐某的邻居、亲属,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得知这是一起由婆媳关系引起的家庭赡养纠纷。崔晓玲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分别谈话的方式加以引导,特别针对大儿媳妇多年来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行为进行了严肃批评,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两个儿子家都愿意对老人履行赡养义务。经过崔晓玲苦口婆心的调解,一场家庭纠纷平息了。
在调解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双方当事人言辞激烈的情况,为了让调解双方当事人能心平气和地共同坐下来解决问题,崔晓玲摸索出了四种话语表达法,对粗暴蛮横的当事人,要直言正告,使其恢复常态;对急躁不安的当事人,要耐心劝解,使其平心静气;对忧闷痛苦的当事人,要婉言抚慰,使其宽心少忧;对萌发轻生念头的当事人,要真诚开导,使其回心转意。这种方法,在她平时的调解工作中很有效果。
在做好镇一级矛盾纠纷调处的同时,崔晓玲还在全镇21个行政村建起了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了矛盾纠纷调解全覆盖。现在,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已经成了桃林镇的调解新气象。
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在矫人员管控到位
桃林镇是东海县西部最大的乡镇,从上世纪90年代起,这里的黑车走私交易就异常活跃。因此,桃林镇社区服刑人员中犯盗窃罪及掩饰隐瞒罪的就成了一个大群体。崔晓玲2013年10月份,因工作调整,开始主持桃林所日常工作。当时,面临着社区服刑人员群体庞大、监管难度较大的困难。崔晓玲没有退缩,而是迅速进入角色。她结合秋季秸秆禁烧工作,以各行政村为单位,将全体服刑人员编入到村秸秆禁烧工作小组,不仅避免了农忙期间管控不到位的情况,还为各村秸秆禁烧工作出了一份力,受到了镇党委的好评。在日常管理中,崔晓玲牢牢把握集中教育和公益劳动两大抓手,严格电话汇报及走访制度,做到不脱管、不漏管,无一重新犯罪现象出现。在做好日常监管的同时,她也时刻关注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在每月的集中教育活动上,经常组织他们收看法制节目,为他们讲解相关法律法规。2014年5月,社区服刑人员马某因拾金不昧受到县司法局的表彰,东海县电视台还对他进行了采访。马某说:“我是犯过错误的人,家里孩子多,父母身体也不好,面对这么一笔钱,确实也很心动,但是在司法所的集中教育课上,崔所长告诉我们,要珍惜改过自新的机会,重新做人,所以我决定将这笔钱上交,交上去了,心里也踏实了。”
一年多来,桃林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矫人员由原来的100多名下降到现在的64名,集中教育、公益劳动出勤率达到95%以上。
创新工作方法,做法制宣传排头兵
在处理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崔晓玲深深感受到老百姓法律知识的缺乏。她联合镇综治办,想方设法,普及法律知识。利用镇里的议事代表会,选取贴合百姓实际的《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等,自制了普法教材,选用典型案例,每个月都让老百姓学点法律知识。她还将普法工作与镇里的各项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时,她利用漫画的形式向老百姓宣传新的《环境保护法》,成为镇党委开展环境整治的有力助手。
崔晓玲在负责司法所工作的同时,还兼任镇里的团委、妇联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她深刻地感受到,在青少年群体中迫切需要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她每年都与镇关工委一起,在中小学开办以“让文明之花开满校园”为主题的法制讲座;在桃林小学建立市级“青少年维权岗”,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利用镇团委建立的青少年之家阵地,邀请县检察院、县司法局的专家来给孩子们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知识;新学期开学后,她又将青少年自我保护知识漫画读本送到了桃林小学孩子们的手中。
安置帮教刑释解教人员 帮助回归社会
桃林镇不仅社区服刑人数多,监禁刑的群体也较庞大,这一部分人刑满释放后,如何回归社会、不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又是一道难题。在不断的探索中,崔晓玲通过民政、企业、村居三方面资源的整合,将每一位刑释解教人员妥善安置,有效降低了这一部分人群的重新犯罪率。同时,开设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培训班,从心理上对其进行疏导,从而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后记
作为司法系统的一名新兵,崔晓玲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克服基层工作的种种艰辛和困难,努力学习和提升业务技能,创新工作方法,尽心尽力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她心里时时装着百姓,装着困难群众,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诱惑不伸手。经常为了工作没时间陪伴家人,丈夫、年幼的孩子偶尔也会抱怨,但是面对这些,崔晓玲说:“我的工作环境面对的是最基层的群众,我所管辖的人群具有特殊性,他们又具有较高的重新犯罪率,党和政府把司法所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只有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将社区服刑人员管控好,将矛盾纠纷处理好,才能有效地发挥司法所的作用,才能维护好一方的平安,才能不辜负党和政府对我的信任。”
这就是一名基层司法工作者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