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有答案,考后可以修改成绩……总之能让你轻轻松松、顺顺利利地通过各种考试,拿到各种证。这样的“好事”可千万别信。近日,重庆警方经过3个多月辗转奋战,打掉一个打着“修改成绩”的幌子进行诈骗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2名,捣毁犯罪窝点15个,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
2016年年底,云阳县养鹿镇的小黄就遇到了这样的“好事”。他的手机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称可以帮其修改未考过的职业药师原始成绩,并留下了联系方式:一个QQ号码。考取职业药师一直是小黄的梦想,无奈考了好几次,都差一点点。思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和对方联系。一番讨价还价后,对方要求小黄支付1500元的费用。要办事肯定要拿钱,小黄当即通过手机银行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转账了1500元。当天晚上,小黄再和对方联系,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拉黑,脑中立刻闪过一个念头:自己被骗了。
第二天,小黄到派出所报了案。云阳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后,立即进行侦查,串并出涉及全国的类似案件10余起,并通过回访受害人,获取了多条线索,发现这背后是团伙性、系列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云阳警方立即将案情呈报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随后由市反诈骗中心和云阳县公安局联合成立“12·20”专案组。今年3月,因为涉案金额巨大、涉及受害人面广人多,该案被重庆市公安局确定为挂牌督办案件;5月,该案又被公安部确定为挂牌督办案件。
经过大量工作,这个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作案方式慢慢显现出来:最大的“老板”是湖南籍男子陈某。2016年以来,他纠集同乡数十人,在湖南、广东等地设立多个诈骗窝点实施诈骗。陈某负责购买全国职业医师、药师、建造师、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等各类职业考试信息,并且出资购买了电脑、手机等作案工具,办理了专门用于作案的银行卡……武装好各个诈骗窝点后,他变身“编剧和导演”,根据考试类别编辑诈骗信息,通过专门的信息群发平台发送给考生。待考生信以为真,将信息中列出的QQ加为好友后,诈骗窝点业务员就开始上场,冒充各类教育机构和考生进行聊天。业务员对各类行业考试时间非常清楚,考试前就以“出售答案”为饵,考试后就以“提前查分、改分”为饵,随后还有修改考生档案、为此保密等各种名目的费用。有的等考生上当转账后立即将考生拉黑,有的在骗到第一笔费用后换个理由继续行骗。据调查,上海有一名考生,先后被该诈骗团伙以各种名目骗走60余万元……经民警查证,该团伙共诈骗全国各类考生4000余人,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
面对狡猾的诈骗分子,专案组投入警力300余人次,运用多种合成作战手法,通过大数据资源分析研判,一步一步从零到整、从一个窝点到整个团伙、从几个嫌疑人到几十个嫌疑人情况悉数掌握。抓捕条件成熟后,3月18日,专案组开始陆续收网。为实现全链条打击,在随后的3个多月时间里,专案组民警辗转湖南、广东等多个省份开展抓捕工作。6月中旬,随着最后一批犯罪嫌疑人落网,专案组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2名,捣毁犯罪窝点15个,扣押作案电脑130台、涉案银行卡360张、涉案电话卡万余张、涉案车辆7辆,追回被骗钱款3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