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治东海 > 法治建设
实施“七五”普法规划
日期:2017-01-05 10:20:17  来源:  作者:黄立强  阅读:

 

法治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1986 年开始,我国已连续实施了6 个五年普法规划。全国的普法之路已经走过了30 年的光辉历程,30 年普法工作润物无声,30年法治观念逐步增强,30 年中国法治波澜壮阔。法治的力量推动着东海县社会稳定与进步、经济发展与转型,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与生活。
“六五”普法成效显著:
“六五”普法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建设“幸福东海、法治东海”的总体战略,全县以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为目标,以开展“法律六进”和法治创建活动为载体,探索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促进了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提高,为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崛起跨越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县连续8年荣获“江苏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先进县”称号, 2013年又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司法局被表彰为“全国‘ 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 在9月14日召开的全省法治江苏建设暨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我县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4年-2015年度“法治建设示范县”,这是继我县连续四次获评“省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县”后,首次被省表彰为“法治建设示范县”。 
一、坚持狠抓机制、强化保障,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着力构建社会普法“大格局”以强化组织保障、完善顶层设计为重点,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推动“六五”普法科学实施、高效运行。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人民群众获得法律知识的渠道更加畅通 。全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宪法为核心、以民生为重点的工作原则,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法律六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重点普法对象、重点普法领域乃至全社会学法用法氛围的形成。
三、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在“六五”普法的进程中,我县结合普法工作的实际,全力打造普法精品工程,以普法精品工程建设为抓手,创新普法特色,放大普法亮点。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七五”普法启动之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有力监督下,紧紧围绕东海县“世界水晶之都、生态宜居福地”的城市地位,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进幸福东海、法治东海建设,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七五”普法主要举措:
一、突出一个主线: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是贯穿每一轮五年普法的主线。
法治是人类进步的旗帜,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水准。“七五”普法作为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的首个五年普法规划,意义非凡,责任重大,必须紧紧围绕全会作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深刻领会全会作出的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将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其规划的主线,纳入其总体思路,准确把握好“七五”普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和目标任务,切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抓住一个关键:领导干部这个“少数”。
当前即将开始“七五”普法,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强决心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昭示着领导干部必须是普法的“关键”对象,而且是“重中之重”。各级领导干部不仅是普法规划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更应成为规划的实施者和参与者,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进程中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抓紧抓实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问题,就抓住了依法治国的“牛鼻子”,启动了普法工作的“火车头”。东海县“七五”普法中将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重大决策前先行学法、法治报告会(讲座)等学法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把宪法法律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
三、实现一个转变:从普及法律转向培树信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培树法治信仰,离不开健全有效的体制保障。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感知,很大程度来源于切身体验。为实现这一感知,在下步工作中东海县司法局将认真完善“法律明白人”、“法律代理人”等工程,弥补基层法治漏洞,健全法律服务体系,畅通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人民群众依法维权、化解纠纷、利益表达等机制,让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就地解决,切实感觉到法律就在身边,久而久之,全社会自觉尊法守法必然渐成风尚。
四、强化一个保障:加强对普法的监督考核。
“七五”普法作为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各部门共同协作的系统工程,涵盖面广,任务量大。在30 年的普法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党委宣传、司法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全社会参与”的运作机制,这其中加强监督与考核是确保机制有效运转的“保障阀”。东海县在“七五”普法实施过程中,将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作为推动法治的重要条件,既促进了普法工作平衡发展、全面实施,又实现了“谁执法、谁普法”,明确了各部门具体工作任务、职责及作用。
五、锁住一个标准:是否为民这个实效。依法治国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由之路。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唯有法治能够给予老百姓普遍的安全感、幸福感。自1986 年开始的历届五年普法规划,是一项把法律交给人民的宏大社会工程。法治宣传教育已逐步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成为倍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的“惠民”工程,成为社会各界依法维权的“利民”工程。因此,是否“为民”应成为制订“七五”普法规划的最大标准,这也正与我们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脉相承。东海县将“创新”当做推动“七五”普法工作的催化剂,有效整合资源,及时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产品。实施精品战略,打造特色品牌,传递法治文化的正能量,扩大法治文化的影响力。重视引导群众性法治文化产品的创作和推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文化的需求。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重要成果。“十三五”期间,东海县司法行政工作将全面组织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将取得明显实效;培育法治精神,公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机关装备条件将有明显改善,司法所基础建设项目将全面完成,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成效将更加明显;健全和完善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和管理,防止脱管漏管,提高教育矫正效果;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规范,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将取得显著成效;法律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管理体制和工作机构进一步理顺,服务质量将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为建设幸福东海、法治东海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县司法局局长、县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